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池州市总工会 发布时间:2024-08-15 08:27 |
时间如白驹过隙,不知不觉间,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。回望漫漫人生路上,书籍一直是我最知心的闺蜜。因为有她,我俯首可读经典,仰目可追苍穹;因为读书,青年时她让我改变了命运,中年时她帮我摆脱了困境,老年时又将增添我幸福……
我人生的第一次受锤,是在1989年夏天。其时,我结束了第二次中考,因为0.5分之差,我无望上日思夜想的师范类中专学校,无法实现一家人寄予的跳出农门的美好目标;更糟糕的是,因我笃定自己是能考上中专的,故高中志愿栏仅填了重点高中--贵中,普通高中一个也没填,结果就是,虽然我的中考成绩比贵中高出十几分,但因贵中当年不招录历届生,普通高中又接收不了我的学籍,所以当所有学校招录完毕后,17岁的我,平时成绩排名总是年级前三的我,居然成了一名无书可读的社会青年。
那应是我人生最悲苦的一段时光啊,眼瞅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上了高中或中专,我却离开了校园,离开了老师和同学,犹如鱼儿离开了水,终日彷徨和不安。在那最寂寞的日子里,我静心读完了《红楼梦》《珍妮姑娘》这样一些“大部头”,是它们陪我度过了那些无助寂寥的时光。通过读书,我汲取到坚持和勇敢的力量,也明白只有靠自己努力,才有希望改变命运的道理。我清楚地知道,由于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,社会活动能力有限,要想改变自己社会青年的命运,能重返学校读书,只能去求救于在乡下当教师的舅舅。舅舅是老三届贵中高中毕业生,他有思想有能力,当他看着我满是期待的目光时,二话不说,骑着自行车载上我就开始往贵池教委跑,再拿着教委的批条往贵池二中跑……记得当时在二中章校长的办公室里,舅舅肯请校长将我进行补招,让我能做一名“日出之阳”的少年……许是舅舅的侃侃而谈打动了校长,他亲自送我俩出了校门,临别时还不忘叮嘱我要抓紧时间学骑自行车,毕竟二中与我家相隔十余里地呢,步行上学太耽误时间了!那一瞬间我激动地泪流满面,因我知道,我又可以上学了!泪眼婆娑中,我看见校长的身影在夕阳的映衬下,变得更高更挺拔……
我人生的第二次受锤,应是2002年那个冬天。其时我已经30周岁了,而立之年的我仍还在农村地税所上班。因先生在外地工作,小孩只能由我的母亲在主城区
母亲离世后,我的世界立马
古人云,来而不往非礼也。书读得多了,看着别人的文章能被印成铅字,有时也渴望着自己的文章被伯乐编辑慧眼相中,能在某个版面的边角缝里露出个小脸儿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在《读者》杂志上读到了宗璞的《猫冢》,觉得他笔下的两只猫(媚儿和小花)的故事非常感人,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我想起了我那只陪伴我十几年的老猫小白,于是就一鼓作气用半天时间将我与老猫的故事写进散文《陪伴》里,并通过群发邮箱的方式发给了多位编辑老师,不曾想文章很快就被一位编辑老师采用了。初试牛刀就成功,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激情,通过我的不懈努力,我先后有50余篇文章被《中国税务报》、《池州日报》、《安徽地税》等报刊采用,并有《父亲的车轮变奏曲》、《内控工作,让我欢喜让我忧》等多篇文章在各类征文中获奖。我也幸运地被市、区两级作家协会发展为会员,能在一群热爱文字高水平老师的引领下,幸福地体味着我用我手写我心的美好况味。
2021年,单位新建了职工书屋,需要一名图书管理员来管理图书。许是我身上淡淡的书卷气吸引了大家的注意,领导和同事们都推荐我去。在书籍的诱惑下,我欣欣然领命履新,因为余生能终日与书相伴,不亦乐乎?我也坚信,能在书籍的碧海里上下沉浮,一定能收获更多的微笑和幸福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